第225章 新型农作物‘木禾’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铂玉京字数:2540更新时间:22/04/19 00:33:31
    吃过饭,钟成几人被安排在指挥部的招待所。

    邵卫民等人又闲聊了几句,看着钟成已经面露倦意,就告辞而去。

    钟成看到邵卫民走后,一扫倦容,让留下来没走的刘玉柱通知邓林和叶文浩过来。

    趁着等人的功夫,他让刘玉柱说说现在西海工程有什么问题。

    刘玉柱奇怪地问道:“我不是每周都在给你汇报吗,进展情况非常好!”

    钟成只得换一个说法,“对于邵卫民这些领导,你怎么看?”

    刘玉柱想了想,说道:“邵总和他手下的骨干以及原西北化工的领导都很不错,事事以身作则,很得大家的拥护!”

    “你就没发现一点异常的地方吗?”

    钟成很无奈,他手下的人除杨淑贞和周虎,都是一些搞科研的,对这些事都不在行。

    他要掌管红星公司,必须另外提拔一批管理干部。

    虽然说是将来会把红星公司的管理交给李长风,但也要有他的人在其中掌管要害部门。

    否则他就有被李长风架空的风险,这不是信任的问题,这可能是在害李长风了。

    列宁曾指出:“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不受节制的堕落。”

    刘玉柱迟疑地说道:“我发现自从邵总来主持西海工程后,从总部调来的人员全是以前北重、北飞和红光的人。”

    “原来第一批从原红星公司调来的人员这两年也陆续因各种原因调回了总部,不知道这算不算问题?”

    钟成和杨淑贞对视一下,果然如此!

    姜还是老的辣,邓总的担心确实是有理由的!

    这时,门外传来敲门的声音。

    刘玉柱起身去打开房门,叶文浩和邓林走了进来。

    二人年龄相仿,都是三十七八岁年纪,但叶文浩是一付军人的风范,邓林就是一付学究模样了。

    钟成站起来,热情地和二人打了招呼,又让刘玉柱和杨淑贞看茶。

    叶文浩倒没什么,邓林流露出一付受宠若惊的表情。

    邓林也听说了钟成即将执掌红星公司的消息,他是打心眼里高兴,他这次是真的跟对人了。

    等二人坐下后,钟成说道:“邓林,这两年你干得很不错,你有什么要求吗?”

    邓林连忙摇手,“我现在非常好,没什么要求!”

    钟成笑道:“呵呵,对你的安排我自有考虑。你先说说纳米建筑材料的研发情况吧!”

    他把二人找来就是想具体了解一下邵卫民计划中最关键的两项新技术。

    邵卫民在报告中虽然有点含糊其词,但钟成还是敏锐的发现了其中的关键。

    邓林谦虚地说道:“嗯,其实也没什么,我只是把息壤线材就是碳纳米线材的用途进行了扩展。”

    “因为我发现息壤线材大规模制造后,成本非常便宜,如果以息壤线材为骨架,再用高分子量聚乙烯所纺出的纤维填充,就可以制造出高强度的预制建筑构件。”

    “这样的预制建筑构件重量只有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六分之一,但强度却是它的五倍以上,而且在保温、隔音、防辐射、抗腐蚀、抗风化等方面都有大幅提高。”

    “并且可以在工厂进行大批量定制生产,直接运到需要的地点进行组装、粘合就可以构成建筑物,施工难度和时间大幅减少。”

    “比如一座三十层的高层居民楼,正常需要一年的建设时间,如果使用这种预制建筑构件,一个月就可以完工,造价只有三分之一。”

    “没有特别要求的人,甚至可以直接定制家具入住,这种材料本身就非常光滑美观。”

    钟成和杨淑贞都惊叹不已,这可是对建筑行业革命性的技术发明啊!

    “这样的大楼安全吗?”

    杨淑贞感觉用息壤建材建造的大楼有点“轻飘飘”的。

    “呵呵,虽然还没有投入实用,但我已经在太虚实验系统中进行了模拟,比钢筋混凝土建造的大楼坚固的多。”

    “而且在抗地震、防火灾方面都有着绝对的优势!”

    钟成点点头,这种材料非常适合于在太空环境甚至是月球、火星上修建工厂、房屋。

    这些环境对保温、密封和强度的要求特别高。

    现有的空间站都不仅仅只有一层铝合金外壳,外面还包着多层的防热复合材料和惠普尔盾“装甲”,所谓的装甲并非真装甲,就是两层薄皮之间夹着凯夫拉纤维。

    造价又贵又复杂,安全性还不是特别靠谱。

    最近这些年,载人空间站上出现有人偷偷打孔造成漏气,或者因为不断地对接撞击造成金属疲劳,而让空间站的外壳出现裂纹导致严重漏气的现象经常被报道。

    钟成早就有所想法了,结果邓林提前解决了这个问题。

    “柱子,息壤建材你们是怎么安排后续生产的?”

    钟成很奇怪,并没有在邵卫民的计划中看到息壤建材的汇报。

    刘玉柱回道:“应该是下一期计划了,不过很简单,只要邓林的研发定型后,就在息壤线材生产工厂生产就行了,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生产工厂已经投产了。”

    钟成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他看向叶文浩,问道:

    “大哥,木禾是怎么回事,我想一定是你们搞出来的吧!”

    叶文浩点点头,兴奋地说道:“木禾这个名字大家一定听说过,这是在古代神话《镜花缘》中出现的一种高产农作物。”

    《镜花缘》是清代文人李汝珍创作的长篇。

    中讲述了唐敖、多九公等人乘船在海外游历的故事,包括他们在女儿国、君子国、无肠国等国的经历。

    唐敖等人在海外发现了一株大树,长有五丈,大有五围。

    上面并无枝节,惟有无数稻须,如禾穗一般,每穗一个,约长丈余。

    结出的米粒有三寸宽,五寸长,这就是木禾。

    三寸合现在的十厘米左右,五寸为十六厘米左右,一粒米竟然像一本辞典那么大了,若煮成饭,就得一尺长了。

    看起来很像天方夜谭,不过传说中的巨型稻谷木禾在汉代张衡的《思玄赋》就有记载:

    “发昔梦于木禾兮,谷昆仑之高冈。”

    叶文浩说道:“这是我爸从殷商古墓上得到的珍贵种子,到底是不是真正的木禾不重要了,只是长出来的形状像木禾。”

    “我们原来一直在平原肥沃的土壤中种植,根本栽不活,不曾想到了这片沙漠盐渍地,这些种子居然发芽了。”

    “而且长势非常好,一年就可以长出五米多高,并结出禾穗,一株能结出四五百粒,一粒平均有一斤左右,这产量是高得吓人。”

    杨淑贞关心地问道:“能吃吗?好不好吃?”

    叶文浩得意地笑道:“当然能吃了,而且煮出饭来,吃过后满口清香,比最好的大米都好吃得多。”

    “可惜当时只种活了一株。结出的木禾还要留作试验,不然今天就可以让你们尝尝!”

    听了邓林和叶文浩的介绍,钟成心中有数了。

    有了息壤建材和能够在沙漠盐渍地中种植的木禾,邵卫民的追加投资方案确实是可行的。

    但是,自己难道就这样跑回北山去,对邓总说没问题吗?

    邵卫民的计划难道真得是无懈可击吗?

    7017k